重過戲籠

潮语发音
潮州 0 1 2 3
中文解释
比戲班裝東西的木箱還重
戲囊,舊時戲班盛裝演員服裝、樂器、道具的木製大箱子。大概有1.5立方米,下面有個半尺高的木櫃爲腳,要到什麼地方演出時,便裝滿扛到什麼地方。戲班有大有小,戲囊也有多有少,一般戲班有八隻戲囊,也有10只的,潮劇有名的四大班(老源正、老三正、老正順、老怡梨)則都有12只。戲囊多,便表示戲班角色多,服裝鮮,班主富裕。演戲時,戲囊圍在舞臺兩邊,當作圍牆,演員於後臺不被觀衆看到。戲囊爲什麼會重呢?因爲它是用最堅實的杉材做成,而且必須裏外雙層,纔可以日曝不裂,雨淋不透,保護裏面東西完好。戲囊表面,須經多次油漆,耐經風雨,彩繪上八寶等,顏色鮮豔,與其它箱囊不同,更爲奇特的是,每隻戲囊的箱底,都固定墊上二三層青磚,給戲囊加重,不易被盜。同時,任放在什麼地方也不傾倒,遇到暴雨,場地漲水,戲囊不會漂動。這都是班主爲了防雨、防盜、防水而設計的,所以戲囊的重量也就大大地增加了。過去扛戲囊的人必須十分強壯有力,一般由撐戲船的專業人員擔當。過去,老人稱讚青年有力者,常說“哎呀,好去扛戲囊了!”可見戲囊確是最重之物。
  解放後,尚有戲囊,但簡化了很多,而“重過戲囊”這個比喻句,卻仍使用。
更多
標籤:
词条状态:  贡献者提交
潮州母语 2005-2025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