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蜇,水母
海蜇,俗稱爲水母、石鏡、蠟、樗、蒲魚、水母鮮和海䖳等。海蜇屬鉢水母綱,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種腔腸軟體動物,體形程半球狀,可食用,上面呈傘狀,白色,藉以伸縮運動,稱爲海蜇皮,下有八條口腕,其下有絲狀物,呈灰紅色,叫海蜇頭。
腔腸動物。傘部隆起呈饅頭狀,直徑達五十釐米,最大可達一米,膠質較堅硬,通常青藍色,觸手乳白色。口腕八枚,缺裂成許多瓣片。廣佈於中國南北各海中。尤其是浙江沿海最多。可供食用,並可入藥。
海蜇(Rhopilema)鉢水母綱,根口水母科,海蜇屬的統稱。營海洋漂浮生活。成體傘部隆起呈半球狀,體傘表面光滑、中膠層厚。傘徑達25~60出門、,最長可達1米。傘緣有八個缺刻,各有14~22個舌狀緣瓣。無傘緣觸手。口腕八條,三翼型。每條口腕約有150~180條絲狀物和30~40條棒狀物。大型的口消失,依靠緣瓣上的小型吸口吸食小型動植物。內傘有發達的環肌。中國沿海廣泛分佈,以浙江和福建沿海最多。每年8~9月成羣出沒海面。可人工培育,並已人工放流以增加其資源量。可供食用,並可入藥。傘部俗稱“蜇皮”,口腕部俗稱“蜇頭”。
䖳,又作“魚宅”。
图片
標籤:
动物
词条状态:
贡献者提交
《潮典》测试版提示您:词条处在改进状态中,如您发现错误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QQ群:486472604,电子邮箱:mogher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