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湫寶塔

潮语发音
潮州 0 1 2 3
中文解释
龍湫寶塔
龍湫寶塔是潮州八景之一,指的是潮州城北面韓江河面的小洲上,建於宋代的石塔。塔下有蔥鬱繁茂的樹林,有雅緻幽靜的寺院,與四周的景物相輝映,構成一幅美妙綺麗的風景。初時名爲“塔院維舟”,以遊艇常喜繫纜於此命名,又因塔邊有“龍求湫泉”,因之又名“龍湫寶塔”。可惜寶塔於清代已經倒塌,寺院也荒蕪,殘存的塔基後來也被洪水沖走去。

可惜寶塔於清代已經倒塌,寺院也荒蕪,殘存的塔基後來也被洪水衝去,小洲則因整治韓灑而被炸掉,僅存水下殘基,現在,替代此景的是韓江東岸邊一座古色古香的“鳳凰塔”的風光。“鳳凰塔”是萬曆年間知府郭子章所建,塔遙對鳳凰山,又與隔江的鳳凰臺相對而得名,塔右有北溪,旱時溪水常涸,叫“涸溪”,鳳凰塔因之也名“涸溪塔”。塔高十三丈七尺,基圍十四丈四尺,七層八面,磚石結構。塔建於潮州韓江東南側,正當兩股江水要衝,有如一道堤防,護住塔後一帶村落,夕陽殘照或旭日東昇,水流影動,金光閃灼,甚是奇妙,每當秋高氣爽,江面平靜,碧波如鏡,水影倒映,古塔似巨柱擎天,蔚爲壯觀。沿塔內扶梯登上塔頂,眺望四方美景,三山一水護古城的天然風貌,一覽無遺。


图片

更多
標籤: 风景名胜
词条状态:  贡献者提交
潮州母语 2005-2025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