扑(撲)        
    
    
        部首拼音
    
    
    
        潮州发音
    
    
    
        中文解释
    
    
        撲 <動>
(形聲。左形,右聲。本義:擊,打)
同本義 [beat;strike]
撲,挨也。――《說文》
撲,擊也。――《廣雅》
連杖曰撲。――《通俗文》
蔭不祥之木爲雷電所撲。――《淮南子·說林》
舉築撲秦皇帝,不中。――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
吾即撲殺汝。――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又如:撲掌(拍掌。表示驚訝、惋惜);撲作教刑(用板子責打違反禮教的人);撲刑(指教師用戒尺、教鞭之類對學生所作的體罰);撲抶(杖擊,鞭打);撲責(杖擊責罰);撲棗(擊落棗子)
進攻 [attack]
秦破韓、魏,撲師武。――《史記·周本紀》
拂着;拂拭 [whisk or wipe off]
撲(撲)pū
⒈拍,輕打:~粉。~蝴蝶。~打帽上的塵土。
⒉衝,猛打:鬱香~鼻。~向敵軍。~滅蒼蠅。
⒊擊:爲雷電所~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撲bǔ 1.見"撲挑"。 
            
    
        英文解释
    
    
        pound, beat, strike; attack    
        
        近义词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    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