涝(澇)        
    
    
        部首拼音
    
    
    
        潮州发音
    
    
    
        中文解释
    
    
        涝 <名>
(形声。从水,劳声。本义:水名。在陕西省。源出秦岭,北流入渭水) 同本义 [Lao river]
又名潦水。在陕西省户县、周至两县界上,源出秦岭,为关中八川之一
涝水北注甘水,而乱流入于渭。――《水经注》
汾水支流。源出山西省浮山县西北,西流至临汾市北注入汾水
涝 <动>
水淹没;雨多成灾 [inundate]
雨久成水,故其域恒涝也。――《晋书·袁甫传》
又如:涝漉(浸润其中);涝疏旱溉(指庄稼受涝应排水,受旱应灌溉);沥涝(沥水淹了庄稼);内涝(地势低洼,积水不能及时排水而造成的涝灾);涝洼地(低洼易淹的田地)
浇水,灌溉 [water]
公今早晚班
涝(澇)lào水淹,雨水过多,跟"旱"相对:防~。排~。都江堰灌溉地区旱~保丰收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涝láo 1.水名。在今陕西省境内,为关中八川之一。  2.水名。在今山西省境内,源出浮山县黑山,西流合潏水,至临汾市北入汾水。  3.大波。  4.同"捞"。 
            
    
        英文解释
    
    
        inundate, flood; torrent    
        
        近义词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    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