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        
    
    
        部首拼音
    
    
    
        潮州发音
    
    
    
        中文解释
    
    
        毛 <名>
(象形。金文字形。“毛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,从“毛”的字多与皮毛有关。本义:眉毛、头发、兽毛)
同本义 [hair;feather;down;wool]
毛,眉发之属及兽毛也。――《说文》
不获二毛。――《礼记·檀弓》。注:“二毛,鬓发斑白。”
王燕则诸侯毛。――《周礼·司仪》
皮毛者,肺之合也。――《素问·欬论》
其动物宜毛物。――《周礼·大司徒》
毛马而颁之。――《周礼·校人》
以启其毛。――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
皮之不存,毛将焉傅?――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
胚不生毛。――《韩非子·五蠹》
与旃毛并咽。――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
毛máo
⒈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:羽~。牛~。鸭~。枇杷叶背面有绒~。
⒉特指头发:鬓~。
⒊像毛的东西:
①指庄稼草木等:不~(未开垦,不长庄稼等)之地。
②东西上长的霉菌:久没见太阳,皮鞋上都长~了。
⒋皮的,毛织品:~货。~线衣。
⒌粗糙,没有加工的:~糙。~坯。
⒍粗略,估计的:~重。~利。
⒎慌忙,急躁:~ ~腾腾。~里~躁。
⒏惊慌,恐惧:她吓~了。他心里发~。
⒐小,细:~孩子。正下~ ~雨。
⒑我国货币"角"的别称:五~钱。
⒒[毛难族]我国少数民族之一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—
毛mào 1.人体和动植物表皮上所生的丝状物;鸟禽类的羽毛。  2.特指须发。  3.借指兽类。  4.指带毛的兽皮。  5.(又读mào)谓选择牲畜的毛色。  6.去毛。参见"毛炰"。  7.指地面所生的植物。多指农作物。  8.特指物体上长的霉菌。多呈丝状,丛生。  9.比喻多而细碎。参见"毛举"﹑"毛起"。  10.小,微不足道。多用于贬义。  11.未经加工的;粗糙。  12.模糊。多指物象。  13.粗略的;不纯净的。  14.粗率,不细心。参见"毛手毛脚"。  15.无。  16.方言。谓货币贬值。  17.见"毛腰"。  18.谓惊慌。  19.副词。大约;约摸。  20.通"牦"。牦牛尾。  21.方言。恼怒,发火。  22.古兵器名。  23.中国辅币"角"的俗称。  24.中医学术语。指较浮的脉象。  25.周畿内采邑名。姬姓。文王子叔郑为始封之君,世称毛公。西周时其地在今陕西岐山﹑扶风一带,东迁后在今河南洛阳附近的宜阳。参阅杨伯峻《春秋左传注.僖公二十四年》。  26.姓。 
            
    
        英文解释
    
    
        hair, fur, feathers; coarse    
        
        近义词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    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