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海大莱芜炮台

潮语发音
中文解释
澄海大莱芜炮台
澄海大莱芜炮台,
位于广东省澄海县坝头之莱芜岛上。始建于满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年),是清初潮州的海防营汛。东至南澳岛的五屿水汛三十海里,西至放鸡山水汛六十海里,南至达濠水汛四十海里,北至镇标右营水汛三十海里。

炮台面积1348平方米,原设火炮八门(已失)、营房二十七间(存残垣)、配水兵四十二名,属清兵防南澳镇澄海协左营。现炮台仍在,呈长方形,长五十二米、宽二十五点九米、高五米,外堞厚零点七米、内堞一点八米、垛高一米,炮台内西南角一平面方形炮位,边长十三米、堞厚二点一米、面积169平方米,炮台东南面开一门,高二点七米、宽一点五五米。

历史上莱芜岛是潮州海防军事重地,据《澄海县志》载:明隆庆三年(1569年)已夏六月,左侍郎刘涛总督闽广军务,大破海寇曾一本于此。当时总兵郭成赶来配合战斗,以莱芜火炮攻海寇船只,迫海寇曾一本投水死亡。

明崇祯四年(1631年),福建海寇李之奇,驾舟十艘,聚众由莱芜入南港犯澄海县城,也由莱芜营汛与内地官兵联合围剿李之奇、歼灭贼寇。明末郑成功(1624年—1662年)下台湾,也先后两次驻足莱芜要防。至清康熙年间,潮州总兵右营把总分兵驻扎于此,始正式建大莱芜炮台。

它对研究广东、潮州海防史及清代军事布防都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。
更多
タグ: 地名
词条状态:  贡献者提交
潮州母语 2005-2024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