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州歌册

潮语发音
潮阳 dio5 ziu1 gua1 cêh4
潮州 0 1 2 3
潮阳 0 1 2 3
中文解释
潮州歌册
潮州歌册俗称 唱cio歌gua册cêh,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多以长篇叙事唱本为主,是以潮州话诵唱的民间说唱艺术,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曲艺形式。宋末至明初,来自佛教的宝卷、淘真、词话及江浙弹词等经福建、江西流入潮州,与当地歌谣、俗曲等相结合,并受其影响,从而形成了潮州歌册这一新的曲艺形式。潮州歌册形成于明朝,盛行于清末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。而且向外传播,形成诸如东山歌册之类发源于潮州歌册的民俗艺术。

潮州歌册是潮州俗文学中最流行的说唱文学,又名七字歌,斗畲歌,唱四句,潮州歌,潮州俗曲。一般认为由唐以来的潮州弹词演变而成,作为一种民间文艺活动,他深深扎根于群众中,很受民众尤其是妇女的欢迎,基于此,它有一个半边天文学的别称。

歌文由潮州话编写,有曲有白,一般曲文多为七字句,四句为一组,押韵以组为单位,流行于潮汕方言区。
数百年流传之下,潮州歌册总数不下五百种,但由于不断流失和损毁,现在保存下来的约有二百部,能开列书目的有三百多部。篇幅长短不一,以数万字一部的占多数,最长的篇幅达五六十万字。

时移世易,唱歌册的人越来越少了。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,潮汕各地不少文化人还热衷此道,纷纷挥毫创作新潮州歌册,但惜乎新旧歌册大多殆尽于文革浩劫,此道从此式微。  

  2008年,潮州歌册被国务院列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。

潮州歌册的题材可归纳为四大类:其一、根据历史演义小说改编。如:《隋唐演义》、《十八寡妇征西》;其二、历史知名公案。如:《大红袍》、《小红袍》、《七尸八命》;其三、才子佳人故事。如:《临江楼》、《吴瑞明》、《西厢记》;其四、根据地方故事民间传说编写。如:《苏六娘》、《龙井渡头》、《金花牧羊》。


部分潮州歌册歌单:
https://t3.kugou.com/song.html?id=8NHCb83zyV2


更多
Étiquetage: 名词
词条状态:  贡献者提交
潮州母语 2005-2024 友情链接